在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,能源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。作为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,鲁泰热电面临着环保政策持续收紧、燃煤成本居高不下、机组容量受限等多重挑战。传统煤电企业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,转型发展迫在眉睫。
破局困境,政策倒逼下的绿色转型之路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鲁泰热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,将发展清洁电力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。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,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,只有主动拥抱变革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。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,鲁泰热电确立了“以光伏项目为抓手,全面推进能源结构优化”的发展战略,开启了传统煤电企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探索之路。 实践当下,光伏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5月31日,鲁泰热电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,标志着公司在清洁能源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这个装机容量达3.19MW的项目,充分利用厂区闲置屋顶资源,共安装光伏组件5854块、逆变器31台、并网柜11套,年均可发电330万度,可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,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 首战告捷后,鲁泰热电乘势而上,于2024年12月30日成功并网第二个光伏项目。这个装机规模2.79MW的项目采用更先进的单晶硅组件和组串式逆变器,共安装4780块光伏组件和35台逆变器。该项目创新采用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的运营模式,预计年发电量约320万千瓦时,年营业收入可达230.4万元,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。 截至当前,鲁泰热电两个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超700万度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296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79吨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鲁泰热电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光伏项目的成功实施,为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新能源技术维护团队,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创新未来,多措并举推动全面转型 鲁泰热电的绿色转型绝非仅限于光伏项目建设,公司以“党建+双碳”为引领,构建了全方位的节能减排体系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公司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手段,优化生产运行方式,先后实施设备升级改造,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,长周期运行高效节能设备。通过精细化管理,实现了发电、供热单耗的持续下降。在能源利用方面,鲁泰热电创新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余热资源进行综合挖潜利用。对凉水塔余热、烟气余热、锅炉连排水、除氧器排汽等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,每年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,真正做到了“吃干榨净”。同时先后完成#8、#9炉掺烧焦炉煤气技改项目和#3、#4机组非煤化清洁燃料改造项目,积极推进#5、#6机组改造。这些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煤炭消耗,还大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。 展望未来,鲁泰热电将继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,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,全力推进装机规模达2.56MW光伏发电项目,进一步扩大光伏发电规模,计划到“十四五”末,清洁能源占比将显著提升,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,努力打造传统煤电企业绿色转型的示范样板,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